身高、体重发育稳步增长。学龄期儿童每年身高平均增长4厘米左右,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左右。身体具有头大、身区干长、四肢短的特点,同时,由于身体整体发育还欠缺协调性,所以常常有些重心不稳的表现。
骨骼日渐骨化,肌力还很弱。学龄期儿童正处于骨骼逐渐骨化阶段,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,钙质较少,富有弹性,但仍不很坚固。骨骼硬度小、韧性.大,虽不易骨折,但极易造成弯曲变形、脱臼和损伤。其肌肉由于主要仍以纵向生长为主,肌纤维较细,因此力量尚弱,仍不能担负重物。
心率减慢,肺活量逐步上升。儿童心率是随年龄增加逐步降低的,新生儿的心率为140次/分,7~8岁减至85次/分,9~10岁减至75次/分,逐渐与成人的72次/分接近。与心率相比,儿童的肺活量是逐步上升的,7岁男童是1389毫升,10岁时达1909毫升;7岁女童是1259毫升,10岁时达1777毫升。随着肺活量的增强,儿童对许多呼吸道疾病的抗御能力也不断增强。
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,感觉器官正在发育成熟。学龄儿童的脑重量已接近成人1400克的水平。脑细胞体积增大,树突和轴突分支逐渐发育完全,细胞功能分化逐渐完成,分析、抑制能力有所加强,但持久兴奋感觉器官迅速发育,视、听、嗅、触觉大大提高,但尚不精细、深刻。
生殖器官发育,性腺激素增加。学龄期儿童在10岁以前,生殖器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,女孩到10岁左右,男孩到12岁左右,生殖器官开始出现了迅速发育的势头。尤其是女孩的卵巢、子宫迅速发育成熟,月经逐渐发生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