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育儿 > 正文

小人儿为啥发飙 读懂宝宝“生气宣言”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03月31日

很多妈妈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突然发现宝宝很不乖了,突然闹脾气,摔东西,尖叫等耍赖的行为。有时候爸爸妈妈就会觉得莫名其妙,反而会责怪孩子。其实,这是宝宝们生气时候的表现。爸爸妈妈们没读懂也没关系,小编给你娓娓道来。

行为:踢东西、扔东西

潜台词:我要说,我不是BB了,我多么能干,我知道该怎样去做!要是你对我说“不”,我就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了……那么,我就踢,就扔东西!我不是想做坏孩子,我只是想让你知道,作为“我”,是多么的不简单!我可以自己穿衣服,这样有趣多了!穿好衣服我会跑会跳。

分析:两岁左右的孩子,已经懂得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“我”了,这不仅代表这孩子语言能力的烦躁,更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。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时,便有了自己尝试新事物的欲望,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。从此时开始,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。这时,聪明的爸爸妈妈会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,在家长的监护下,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,例如自己进食,自己收拾玩具等。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,到了三至四岁,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、鞋子,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、饭桌等。

行为:乱抓乱摸耍赖

潜台词:你知道,我很难让自己的手闲着---不抓东西不行的啦。我喜欢找东西来玩,我喜欢探索!如果你不让我这样做,我可要赖在地上!

分析:对于孩子而言,世界是很神奇的,于是他们什么都想知道。他们观察、他们尝试、他们比较,在探索中自得其乐。他们东摸摸、西摸摸、什么都往嘴里塞,到稍微大一点了,就开始弄坏玩具,撕坏东西,会说话了就开始不停地问“为什么”。这都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,是要培养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宝宝呢,还是要一个呆呆的、懒惰的宝宝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,是否能够提供一个让宝宝探索认识世界的环境。爸妈们不要太过保护,也不要缺乏耐心。

推荐阅读:走出赞美误区重塑宝宝自信

         你不可以随便摸我

         宝宝爱血拼妈妈怎么办